按常理来说,1个亿对于一家年销售额7000亿的企业来说,不过九牛一毛,但正威集团,在这“一根毛”面前,却栽了个大跟头,根本没办法按时还钱。
一石激起千层浪。外界开始正视正威集团财务状况,荣光的滤镜褪去后,才发现,所谓的“世界铜王”正是靠着财务造假与商业互吹才走上神坛。
1995年,正威集团在深圳诞生,开始不过是做电线电缆的小生意,创始人王文银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和良好的管理运作,很快就在电线电缆领域站稳了脚跟,赚到了第一桶金。
此后,一路扩张,逐步涉及金属矿产、能源、科技等板块,想要打造一个多元化的商业帝国。据正威集团公告显示,从2013年到2022年,营业收入从1866亿一路狂飙至7500亿,如此惊人的增长速度,让整个商界为之侧目。
如此恐怖的增长量,背后却是巨量的泡沫。
所谓的3000万铜储备,完全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。正威集团四处收购生产所需的电解铜,为了不让别人发现,每次有检查人员来的时候,正威集团就赶紧安排员工假装在生产,制造出一副热火朝天的生产假象。 在资产统计方面,正威集团也是想尽办法造假。它把一些自己根本没有实际控制权的矿产资源,也算到自己的资产里,故意夸大自己的资产规模。 同样地,7000亿营收也是水分满满,它旗下有好多子公司,这些子公司之间相互交易,甚至虚抬价格,最终生成了一份销售额逐年攀高的报表。 此外,正威集团还大肆骗取地方补贴与土地指标。这些年,正威集团打着建设产业园区、发展实体经济的旗号,在全国各地到处跑,到处找机会。 正威集团拿到土地后,通过各种复杂的操作,转手就卖给其他开发商或者企业,从中赚了一大笔差价,其中就有恒大。 2024年,关于正威集团和王文银的强制执行消息如雪花般不断传来。 风险信息显示,该公司目前存在60多条被执行人信息,被执行总金额累计超过100亿元。 正威集团明目张胆地欺骗大家,把市场的信任当成了儿戏,严重违反了商业诚信的原则。从恒大的许家印,到雪松的张劲,再到正威的王文银,这些昔日的商业巨子,无一不是靠着高杠杆来滚动财富的雪球,但随着雪球的越滚越大,风险也越来越不可控,最终难逃崩盘的命运。